熱線:023-89119533
91ymu.com
91ymu.com

語文:人教版-初中7年級下-登上地球之巔 教學設計 教案

宣傳標語.jpg111111199999

課文原文

登上地球之巔郭超人

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

   北京時間上午9時30分,年輕的登山隊員運動健將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一級運動員貢布(藏族)四人,背著高山背包,扶著冰鎬,開始向珠穆朗瑪頂峰最后的380米高度沖擊。其他隊員們撤回到8100米的營地,養(yǎng)精蓄銳,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為突擊頂峰的隊員提供各種支援。

   現(xiàn)在,在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這四位優(yōu)秀的中國登山隊員在一根紅色的結組繩的牽引下,齊心協(xié)力,朝著云霧茫茫的珠穆朗瑪峰巔勇敢地邁進。為了盡可能減輕背上的負擔,他們一兩一兩地計算,拋棄了一切暫時不用的物品,只攜帶氧氣筒、防寒睡袋、鉛筆、日記本、電影攝影機和登山隊委托他們帶到頂峰的一面五星紅旗、一尊高約20厘米的毛澤東半身石膏像。即使如此,他們前進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因為從5月17日上山以來,他們已經經歷了一個星期的艱苦行軍,體力消耗巨大。    突擊頂峰的隊員們走了大約兩個鐘頭,才上升了約70米。這時,“第二臺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突擊隊員們沿著第三次行軍偵察的路線,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陡滑的巖壁上登攀,他們穿著特制的鑲有鋼爪的高山靴也難踩穩(wěn)。在前面開路的屈銀華,一連滑倒好幾次。他頭暈眼花,腰酸背痛,兩腿千斤重,但他仍咬著牙堅持前進。

   在接近“第二臺階”頂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巖壁變得垂直而光滑。這時,劉連滿走在前面開路。他用雙手插進巖縫,腳尖蹬著巖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于體力不濟,身體稍微一歪,便撲通一下跌落到原來的地方。劉連滿一連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樣。

   大家不得不停下來想辦法。這時,劉連滿突然想起自己在哈爾濱當消防隊員期間,采用“人梯”的辦法成功地翻過高墻的經歷。他毅然蹲到巖壁前,讓別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來,讓別人的雙手能抓住巖壁頂端的支撐點攀登上去。在這樣的高度上,做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身體都有嚴重的反應。劉連滿的眼前冒著“金花”,兩腳顫抖,呼吸也變得沉重。但是,劉連滿一直堅持著。他先把屈銀華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貢布。最后,王富洲和劉連滿借著上邊放下來的繩子的幫助,也爬了上去。    登上“第二臺階”的巖頂后,他們才發(fā)覺,由于體力減弱,他們攀登整個“第二臺階”,共花費了五個多小時,而用在攀登這最后三米巖壁的時間,卻長達三個小時。

   天色開始黑下來,寒風凄厲地呼嘯著。

   他們事先以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頂峰,現(xiàn)在看來,這種估計顯然錯誤。黑夜,即將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的第二道難關。在這人類從未到達過的珠穆朗瑪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們將要遇到什么困難,要走多長時間,事先確實很難精確估計。

   勇敢的突擊隊員們還在一步一步地前進。但是,由于前一階段花費的時間過長,他們背上的氧氣筒的氣壓表顯示,氧氣的容量已經不多。繼續(xù)前進,可能受到缺氧的嚴重威脅。這時,劉連滿因為過度疲勞,體力已經非常衰弱,每走一兩步就會不自覺地摔倒,但他緩慢地站起來,仍然一偏一倒地堅持繼續(xù)往前走著。

   在身體虛弱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還要摸黑進行高山行軍,這不僅極其困難,而且相當危險?,F(xiàn)在,他們每移動一步,肉體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國“埃非勒士委員會”的組織者揚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險記》一書中曾這樣寫道:“人類身體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個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體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氣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風雪,神經不敢履踐崔巍懸?guī)r的邊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樣的昏睡病侵襲時奮勇前進,他仍將不能到達頂峰。”對于揚赫斯班的同事們來說,他的這番話確實頗有道理。然而,對于堅強的中國登山隊員們來說,有什么樣的困難和危險能滯留和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呢?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為了在喜馬拉雅漫長的雨季到來之前最后一個好天氣的周期內登上頂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繼續(xù)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

   考慮到劉連滿的身體,同時為了爭取時間,大家一致決定劉連滿留下來,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頂峰。

   在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迎著夜幕繼續(xù)向頂峰進發(fā)的同時,劉連滿正躺在一塊避風的大石頭旁邊休息。嚴重缺氧使他的兩耳嗡嗡發(fā)響,眼前白一陣黑一陣地迸散著“金星”,他開始進入一種半昏迷的狀態(tài)。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們稱為“死亡地帶”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險隨時都可能發(fā)生。他拉過身旁的氧氣筒,氣壓表上的紅針表明還剩下最后幾十個壓力的氧氣。但是,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正在向頂峰沖擊的戰(zhàn)友們的背影。他知道他的戰(zhàn)友們從頂峰勝利歸來時,將比他更需要氧氣的支援。他決定,寧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脅,也要把最后一點氧氣留給戰(zhàn)友。他毅然把氧氣筒放回原來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杷械膭⑦B滿感到四肢在嚴寒中愈來愈麻木,心臟在缺氧的狀況下跳動得愈來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識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撲來。劉連滿多么想活下去啊!他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強烈地感到,他應當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活著就是幸福,就是勝利,就是一切。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頂峰搏斗的戰(zhàn)友比起他來更應當活下去,因為他們正肩負著一項多么光榮而又艱巨的使命啊!他們的安全,對于他來說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勝利……他擔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戰(zhàn)友們不知道他的氧氣筒里還保存著氧氣,他又掙扎著坐起來,用鉛筆在日記本上給戰(zhàn)友們留下了一封短信。 王富洲同志: 我沒有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的艱巨任務。任務交給你們三個人去完成吧!我這氧 氣筒里還有點氧,留給你們三個人勝利回來時用吧!也許管用。

   你們的同志 劉連滿

   與此同時,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正在蒼茫的夜色中步履艱難地向前移動著。腳下的雪坡變得愈來愈陡,也愈來愈滑。他們翻過兩座石巖以后,又登上了一座雪坡。藏族隊員貢布在前面開路,不到幾分鐘就累得連腰也直不起來。于是,屈銀華上前開路,他經過很長時間才前進了兩三步,但兩腿一軟,又滑回到原來的地方。最后,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堅持為大家開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認路途,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頂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低矮了。

   到達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但這時風也漸漸變小了,這對攀上頂峰十分有利。他們站在巖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開口說:“同志們,我們三個人現(xiàn)在擔負著攻克主峰的任務。氧氣沒有了,繼續(xù)前進雖然可能發(fā)生危險。但是我們能后退嗎?”

   屈銀華和貢布用斬釘截鐵的語氣異口同聲地回答:“繼續(xù)前進!”    他們拋掉背上的空氧氣筒,大膽而果斷地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攀登。

   現(xiàn)在,他們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很長的時間。高山嚴重缺氧,他們感到眼花、氣喘、無力。他們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們的行動更加遲緩了,甚至攀過一米高的巖石,也需要半個多小時。他們忍受著肉體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繼續(xù)朝頂峰走去。 越過東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向右繞至北面的巖石坡繼續(xù)向上攀登,終于登上了一個巖石和積雪交界的地方。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qū)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F(xiàn)在,他們三人的頭頂上,只有閃閃發(fā)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巖了。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chuàng)舉。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⑴快速默讀課文。篩選課文主要信息,概括閱讀內容要點。
⑵理解文章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精神風貌的方法。
⑶學習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⑷學習登山隊員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概和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敢于探險的勇氣,激勵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壯志豪情。

教學重難點

⑴快速閱讀并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⑵理解課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精神風貌的方法。
⑶理解作者渲染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描寫珠峰景色的作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雪域高原的圖片)高度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吸引著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爾巴人坦曾·諾蓋伊站在白雪皚皚的珠穆朗瑪峰峰頂上,向全世界證明人類可以超越自我極限,登上世界第一高峰后,英勇的中國登山健兒于1960年5月25日從珠峰北坡成功登頂?shù)膲雅e,刷新了世界登山史的紀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和體驗中國登山健兒登山成功那一剎的喜悅與幸福吧。(板書課題、作者)

2. 簡介課文作者以及課文寫作背景(多媒體顯示)

①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漢族,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先后任新華社西藏分社、陜西分社、四川分社記者、副社長,新華社秘書長、副社長。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社長。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50年代曾采寫大量新聞報道揭露西藏農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隨中國登山隊完成攀登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的報道,70年代采寫的《馴水記》歌頌了中國人民與大自然作斗爭的偉大業(yè)績,在陜西采寫的《安康調查》揭露了“四人幫”在農村推行極“左”路線的弊端。已出版的新聞作品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等。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國登山健兒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從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紀錄。當時,郭超人作為隨登山隊采訪的一名記者,直接或間接了解到這次登山活動過程中的許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寫成長篇通訊報道《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并發(fā)表。本篇課文就節(jié)選自這篇通訊。

②聯(lián)系學生學過的地理知識,簡介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

中國西部的山脈,大多橫亙綿長,山體高峻雄偉。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同尼泊爾、印度等國邊境上的喜馬拉雅山脈,綿延長達2400多公里,主脈海拔平均超過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在喜馬拉雅山脈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馬峰、干城章嘉峰?!跋柴R拉雅”在藏語中就是“冰雪之鄉(xiāng)”的意思。這里終年冰雪覆蓋,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寶劍,一條條冰川像蜿蜒的銀蛇。其中最為高聳的則是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它高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③1960年中國隊征服珠峰活動簡介

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塊寬闊的谷地上建起大本營。參加登山活動的共有214名隊員和工作人員,他們來自祖國各地,來自各行各業(y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登上珠峰,為國爭光。在大本營里,他們戰(zhàn)天斗地,與風雪搏斗,表現(xiàn)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了盡早的征服珠峰,他們爭分奪秒,作了大量周密的準備工作。

為確保登頂成功,登山隊進行了許多適應性的行軍。登山隊把奪取珠峰的戰(zhàn)斗分成四個“戰(zhàn)役”,分別制定到達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營,最后從8300米處突擊頂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個“戰(zhàn)役”。28日,另一批登山隊員出發(fā),打響第二個“戰(zhàn)役” 這一次的難度明顯比第一階段高,冰崩和雪崩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登山隊員十多個小時沒吃飯,沒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隊長史占春帶領隊員沿著副隊長許競打通的道路,終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為第三次行軍到達8000米以上的進軍路線,進行了必要的偵察并確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隊開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戰(zhàn)斗。行軍過程中,有的人因為缺氧而暈倒,但困難嚇不倒他們,經過兩天的奮斗,他們終于安全到達7600米,這是我國當時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隊開始了對被人稱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帶”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們戰(zhàn)勝了被認為不可征服的“第二臺階”,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營,勝利地“超額”完成了第三次適應性行軍任務。5月24日上午,登頂?shù)目偣ソK于打響,四名精選的隊員從8500米的高度開始了對珠峰的沖刺。課文就是從這里開始節(jié)選的。

3. 投影顯示下列詞語,布置學生默讀課文,要求學生給加點的字注音,結合語境查閱工具書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峰巔 砭骨 崔巍  滯留 窒息 匍匐   履踐 養(yǎng)精蓄銳 繚繞 斬釘截鐵

4. 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⑴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與同學交流自己閱讀后的第一感受。

學生談第一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⑵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

經過充分的準備,5月24日上午9時,登山隊員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沖擊。他們艱難地向前行進著。兩個多小時后,著名的“第二臺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沿著第三次行軍偵察的路線,冒著嚴寒,花了5個多小時,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臺階”。這時,隊員們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對手“黑夜”的挑戰(zhàn)。他們借著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進。由于前面用時過多,他們背上的氧氣已經所剩不多了,他們現(xiàn)在又受到缺氧的嚴重威脅。反應最強烈的是劉連滿,他每前進一步都非常困難了。為了爭取時間,大家決定劉連滿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擊登頂。嚴重缺氧的劉連滿躺在一塊避風的大石塊旁邊休息,開始進入一種半昏迷狀態(tài)。這時,他冒著生命危險,毅然決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氣留給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與此同時,三位登山隊員正搏斗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匍匐在地上,借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認路途,艱難前進。到8830米時,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他們果斷地拋掉背上的空氧氣筒,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無氧攀登。由于無氧,他們四肢更加沉重,行動更加遲緩,有時攀過一米高的巖石,也要用半個多小時。但必勝的信念在支持著他們。凌晨,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chuàng)舉。

5.精讀課文,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⑴登頂過程中,很多困難對生命構成了威脅,作者著意描寫了哪些困難?你如何看待這些困難?三個隊員最終從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這種勝利?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如文中“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陡滑的巖壁上攀登”“黑夜,即將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的第二道難關”“到達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等所言,登頂過程中,登山隊員在體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著寒冷、黑夜和缺氧對生命的嚴峻考驗。在這樣的考驗面前,充分體現(xiàn)了隊員們堅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登山英雄就是靠著堅強的意志、團結合作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完成了從北路攀登珠峰的壯舉。

⑵文中劉連滿的形象最為感人、難忘。在登山活動中他的哪些行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從中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精神?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劉連滿在征服被外國探險家認為是不可逾越的“第二臺階”時,毅然為隊友做人梯,以致疲勞過度,體力衰竭,放棄登頂。在等待隊員登頂返回時,他寧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脅,也要把最后一點氧氣留給同志,并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他的崇高行為鮮明的體現(xiàn)出自我犧牲、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聯(lián)系全文看,登頂?shù)膭倮?,是團結協(xié)作,共同奮斗的結果,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勝利。劉連滿就是這樣一個突出的例子。

⑶文中12段引用揚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險記》中的那句話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些離題?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文中的引文是為了表現(xiàn)珠峰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突出登山隊員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難和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段話強調了登山隊員到達峰頂最需要、最重要的是勇氣,而堅強的中國登山隊員恰是靠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人民的委托的力量而勇往直前取得登山勝利的。

⑷文中生動的寫景句子無疑是文筆的精華,請勾畫出這些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文中寫景的語句如:

① 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峰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

② 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

③ 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頂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低矮了。

④ 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qū)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F(xiàn)在,他們三人的頭上,只有閃閃發(fā)光的星斗……

⑤ 天色開始黑下來,寒風凄厲的呼嘯著。

文中描寫自然環(huán)境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渲染登山環(huán)境的惡劣,這是為了襯托登山隊員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是用了較多的筆墨描寫了美麗的珠峰景色,這些描寫生動形象,增強了真實性和感染力,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得以欣賞珠峰的美麗景色。張弛相間,增加審美情趣。

⑸作者選擇最典型的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請結合事例說說其作用。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如寫征服“第二臺階”的過程,以及征服“第二臺階”時劉連滿毅然為隊友做人梯的行為,都是作者精心選擇的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了全體登山隊員大無畏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的情操美。此外課文還重點寫了劉連滿同志寧可自己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由這一個人的行為,我們可以窺見全體登山隊員的優(yōu)秀品質,也可以推斷這樣的隊伍將是必勝的。

6.聯(lián)想體驗,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①假如你當時遇到了像劉連滿這樣的問題,你會怎么辦?

②課文中感人的情節(jié)很多,請找一找并結合你的實際,談談你的體會。

(2)互動釋疑:四人小組提問質疑,全班交流解決。

(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7.課堂總結。

“無限風光在險峰”,正是因為有了英雄們挑戰(zhàn)地球之巔的壯舉,珠峰,一個令萬千人頂禮膜拜的圣地,一個令旅游者心馳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與偉岸。重溫往事,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將會走得更遠、更穩(wěn)健。

8.作業(yè)布置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2)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瑪峰,站在珠峰項上,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寫出來與同學交流。

(3)我們人類有史以來總是不斷地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探險活動并經常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如2002年北京大學的山鷹社在登山活動中就有幾位同學罹難。你認為作為大學生,未來的人才,他們這樣做有價值嗎?試就“人是否應該具有探險精神”的話題寫一篇文章,并與同學交流。

課后小結

“無限風光在險峰”,正是因為有了英雄們挑戰(zhàn)地球之巔的壯舉,珠峰,一個令萬千人頂禮膜拜的圣地,一個令旅游者心馳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與偉岸。重溫往事,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將會走得更遠、更穩(wěn)健。

課后習題

一、成語填空

  養(yǎng)精蓄( ) 斬釘( )鐵 異口同( ) 齊心( )力

  勇往直( ) 步( )艱難 頭( )眼花 腰( )背痛

二、課文內容填空

  1.即使有( )的體格,( )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氣不足忍受( )的大風雪,神經不敢( )崔巍懸?guī)r的邊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樣的昏睡病( )時奮勇前進,他仍將不能到達頂峰。

  2.他們的四肢更加( )了,他們的行動更加( )了,甚至攀過一米高的巖石,也需要半個多小時。

三、整體感悟課文后回答

  1.在登頂過程中,登山隊員要克服的困難有哪些?他們是靠什么來克服這些困難的?

  2.本文選材詳略得當,文中詳寫了哪兩個典型事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課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寫,它們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劉連滿最終沒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寫他的文字最多,你認為他值得寫嗎?

板書



聲明:以上內容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所有的觀點由網友個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場,感謝大家支持!

重慶英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YMU教育


重慶YMU教育_醫(yī)學繼續(xù)教育學分卡


重慶YMU教育_小學初中高中教育課后輔導


重慶YMU教育_執(zhí)業(yè)醫(yī)師護士藥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


www.kawsbarofficials.com


www.ymujiaoyu.com


YMU教育(www.kawsbarofficials.com),全國熱線電話:023-89119533;提供醫(yī)學繼續(xù)教育學分卡、中小學課后輔導服務、執(zhí)業(yè)醫(yī)師護士藥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等咨詢服務;

公眾平臺底部.jpg


   聯(lián)系我們:
  1.客服熱線:023-89119533
  2.客服微信:微信號: jijiaofen (繼教分),添加好友


 
  重慶英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注冊商標:繼培網     網站:www.jipei.cc
  熱線:023-89119533           QQ:2185522855     微信:jijiaofen(繼教分)




繼培網重慶:重慶市江北區(qū)大石壩街道紅盛路37號2幢4-2
                   (進東原D7小區(qū)大門左手邊第二棟)

已購訂單查詢(1)
您沒有登錄,不能提交,請先登錄
提交后請在“會員中心-我的表單”查詢反饋結果!
繼培網:www.jipei.cc
統(tǒng)一客服:023-89119533
姓名
*
身份證號碼
*
手機號碼
*
訂單號(轉賬、紅包等無訂單號填寫“無”)
*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