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以上內容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所有的觀點由網友個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場,感謝大家支持!
YMU教育(www.kawsbarofficials.com),全國熱線電話:023-89119533;提供重慶市繼續(xù)醫(yī)學教育、中小學課后輔導等服務;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很難徹底治愈,治療糖尿病應注意這些!![]()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是由于體內的一種激素——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或相對不足,或是該物質本身質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發(fā)揮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謝為主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混亂的一種綜合病癥。 糖尿病分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很難徹底治愈,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有口服降糖西藥、胰島素、中藥三大類。 糖尿病常用治療藥物及特點 口服降糖西藥 1、磺酰脲類 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發(fā)揮作用,抑制ATP依賴性鉀通道,使K+外流,β細胞去極化,Ca2+內流,誘發(fā)胰島素分泌。此外,還可加強胰島素與受體結合,解除受體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島素作用加強。 常用的藥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第二代磺酰脲類藥,起效快,藥效持續(xù)6~8小時,對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別有效;由于代謝物無活性,且排泄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較少引起低血糖反應;作用持續(xù)24小時。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齊特:第二代磺酰脲類藥,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強10倍以上;此外,還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從而預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適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癥或伴有血管病變者。老年人及腎功能減退者慎用。 格列本脲:第二代磺酰脲類藥,在所有磺酰脲類中降糖作用最強,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續(xù)24小時。用于輕、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易發(fā)生低血糖反應,老人和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強20倍,與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較少發(fā)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續(xù)24小時。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類藥,作用機制同其它磺酰脲類藥,但能通過與胰島素無關的途徑增加心臟葡萄糖的攝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藥更少影響心血管系統;體內半衰期長達9小時,只需每日口服1次。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2、雙胍類 本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β細胞,對正常人幾乎無作用,而對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顯。不影響胰島素分泌,通過促進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降低肝糖原輸出,延遲葡萄糖在腸道吸收,由此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常用藥物:二甲雙胍 降糖作用較笨乙雙胍弱,但毒性較小,對正常人無降糖作用;與磺酰脲類比較,本品不刺激胰島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島素受體、減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還有改善脂肪代謝及纖維蛋白溶解、減輕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緩解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肥胖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首選藥。 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減少胰島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島素抵抗綜合癥的治療。由于胃腸道反應大,應于進餐中和餐后服用。腎功能損害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劑 競爭性抑制麥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斷1,4-糖苷鍵水解,延緩淀粉、蔗糖及麥芽糖在小腸分解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常用藥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單獨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響體重;可與其它類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對其它口服降糖藥藥效不明顯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劑,該藥對小腸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麥芽糖酶、異麥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強,對來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可與其它類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合用。 4、胰島素增敏劑 通過提高靶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島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謝及脂質代謝,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單獨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與其它類口服降糖藥合用,產生明顯的協同作用。 常用藥物:羅格列酮,瑞格列奈 羅格列酮:新型胰島素增敏劑,對于胰島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極少的2型糖尿病無效。老年患者及腎功能損害者服用勿需調整劑量。 5、非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 一種新型口服非磺酰脲類抗糖尿病類藥物,對胰島素的分泌有促進作用,其作用機制與磺酰脲類藥物類似,但該類藥物與磺酰脲受體結合與分離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島素早時相分泌,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 常用藥物: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該藥不引起嚴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臟的損害,有中度肝臟及腎臟損害的患者對該藥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藥物相互作用較少。 胰島素 1、普通胰島素 由動物胰腺提取的胰島素,可引起過敏反應、脂質營養(yǎng)不良及胰島素耐藥,不宜長期使用。 2、基因工程胰島素 由非致病大腸桿菌加入人體胰島素基因而轉化生成,其結構、化學及生物特性與人體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完全相同。與動物胰島素相比,不易引起過敏反應和營養(yǎng)不良。 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 通過基因重組技術,利用酵母菌產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為中效胰島素制劑。用于中、輕度糖尿病,治療重度糖尿病患者可與正規(guī)胰島素合用,使作用出現快而維持時間長。 中性可溶性人胰島素: 又稱中性人短效胰島素,結構與天然的人胰島素相同,可減少過敏反應,避免脂肪萎縮及避免產生抗胰島素作用。血液中胰島素的t1/2僅幾分鐘,因此胰島素制劑的時間作用曲線完全由其吸收特性決定。 雙時相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 為可溶性胰島素和低精蛋白鋅胰島素混懸液,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門冬胰島素: 一種快速作用的胰島素類似物,與人胰島素相比,其氨基酸發(fā)生了改變,阻斷了胰島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六聚體和二聚體能迅速地解離為單體而有效地吸收,迅速發(fā)揮降糖作用,不需在之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療的靈活性。 中藥 中藥降糖作用不如西藥,但中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以及輔助降血糖作用明確。 用藥注意事項 1、注意用藥劑量,預防低血糖 胰島素和大多數口服降糖藥均有引起低血糖反應的危險,嚴重者可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時應根據病情選用劑量,并且從小劑量開始。 輕度低血糖可飲用糖水緩解,嚴重時必須靜注葡萄糖液搶救。 2、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磺酰脲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為胃酸分泌增加、惡心、腹痛、腹瀉,還偶見粒細胞減少及膽汁淤積性黃疸,并相對其它類口服降糖藥更易發(fā)生低血糖反應。 二甲雙胍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和乳酸酸中毒。 α糖苷酶抑制劑的主要不良反應為腹脹和腸鳴。 而胰島素增敏劑主要是肝毒性。 3、根據糖尿病的不同類型選藥 1型糖尿病患者終身需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一般選用口服藥治療,但在下列情況需要胰島素治療:飲食、運動及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時;出現嚴重、慢性并發(fā)癥;處于急性應急狀態(tài)(如嚴重感染、大型創(chuàng)傷及手術等);妊娠期。 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注意 老年人往往肝腎功能下降,因此,應盡量選用對肝腎無毒性或毒性較小的藥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雙胍在病人有肝腎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況下,容易導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況的老年人應禁用。 老年人不宜選用長效、強效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如優(yōu)降糖、消渴丸),以免導致嚴重的低血糖,盡可能選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藥物。 早期宜聯合用藥。 5、根據體重選藥 理想體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型偏胖,首選二甲雙胍或α糖苷酶抑制劑。如實際體重低于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型偏瘦,應選用促胰島素分泌劑。 6、根據高血糖類型選藥 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則首選α糖苷酶抑制劑,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治療開始即可聯合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口服藥物,如“磺酰脲類+雙胍類”或者“磺酰脲類+胰島素增敏劑”。 另外,對于初治空腹血糖>13.9mmol/L,隨機血糖>16.7mmol/L患者,可給予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藥。 來 源 / 合理用藥百科 聲明:以上內容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所有的觀點由網友個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場,感謝大家支持! YMU教育(www.kawsbarofficials.com),全國熱線電話:023-89119533;提供重慶市繼續(xù)醫(yī)學教育、中小學課后輔導等服務;
|
提交后請在“會員中心-我的表單”查詢反饋結果! 繼培網:www.jipei.cc 統一客服:023-89119533 | |
* | |
* | |
* | |
* | |
* |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