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經方驗方:中醫(yī)經方的靈魂到底是什么中醫(yī)書籍汗牛充棟,然仲景之書體例卻別具一格。其書被歷代醫(yī)家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位,雖研究者甚眾,但得其要領者甚寡,至令后世初學者難入門徑。 從《傷寒論》序言中可看到仲景研究前人經驗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而在寫作時顯然是“淘汰舊訓,精簡眾方”,要不然其內容何以如此簡約。不難想象,仲景之書不是前人經驗的簡單積累,而是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發(fā)揮天才的智慧,提煉升華創(chuàng)作而成。《傷寒論》的真實價值何在?后人當如何解讀? 吾師黃煌教授總結前人研究的成敗得失,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經方的真諦在于方證對應,藥證對應,研究經方必須從方證藥證入手。 ![]() 《傷寒論》通篇未談具體疾病的治療,其內容是條文式的,但全篇是一有機整體,前后條文有著緊密聯(lián)系,縱覽全篇不難發(fā)現(xiàn)仲景是將幾十個常見癥狀與幾十味常用中藥進行排列組合,形成特定的對應關系。癥狀之組合即為證,藥之組合即為方,兩者相對即為方證相應。(即便是在《金匱要略》中,雖論及具體疾病的治療,但其方證相應的精神一如《傷寒論》,與其它內科方書內容全然不同)。 未入門徑者,乍看《傷寒論》似乎不治什么病,但此書所具有的治療價值,卻難以窮盡。此書歷千余年而不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仲景被稱為醫(yī)圣絕不是偶然的。 方證藥證是經方不變的靈魂仲景的著眼點在于方證的組合與對應,而不在于具體的病名,雖有六經病名概念,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名稱,而是對具有不同屬性癥狀的分類方法。經方的癥狀組合非常嚴密,脈癥變化與方藥之間有著很強的對應關系,且達到了很高的量化水準。其脈之浮沉,或強弱,口渴與否,汗之有無,往往一癥稍變,則治法迥異。其方藥組合則更加嚴謹,其方不僅藥味組合有嚴謹?shù)姆ǘ?,其劑量更是絲毫不爽,即便是很常用的藥物,亦不可隨便增減。 ![]() 同一時代的華佗,所著《華佗神醫(yī)秘傳》中記載了大量的有效方藥,筆者曾試用確有效驗,但仲景何以沒有囊括當時流傳的有效方藥,而創(chuàng)立六經辨證,自成一體,其目的顯然是要開創(chuàng)一種全新的臨證思維方式,以解決那些用當時通行的治法及方藥難以治療的復雜病癥。具體的疾病是個性的,特異性的,而一般的癥狀則大多是共性的,非特異性的。仲景超然于個性之上,著眼于共性的癥狀,如發(fā)熱、惡寒、體痛、口渴、心悸、小便不利等癥狀,大多缺乏特異性,但幾個相應癥狀的組合往往便成為具有特定內涵的證。仲景創(chuàng)制的方便是針對這種證具有特異性。仲景的方證藥證不限于某種疾病,不論什么病,只要出現(xiàn)相應的方證藥證即可選用,不僅有效,且療效的重復性高。這是平淡之中見真奇的一種最高境界的臨證思維方式,這是經方活的不變的靈魂所在。 值得重視的是仲景的方證,不僅具有很強的特異性,而且具有優(yōu)先性。即在一復雜的病癥之中,有多重癥狀同時出現(xiàn),而其中仲景所概括的方證往往是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因此熟練準確掌握仲景方證內容,在臨床上面對復雜多變的病癥,能排除次要癥狀的干擾,從中發(fā)現(xiàn)關鍵方證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所在。 ![]() 歷代醫(yī)家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傷寒論》,但大多重于義理,只有少數(shù)人重視方證、藥證,雖取得一定成就,但均未能識破長沙真面目。特別是仲景未留下藥證專書,未詳細講解藥證,其藥證內容寓于方證內,用散見于各方之加減變化中。 黃老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仲景原文為依據(jù),采用分析對比歸納等方法,發(fā)掘仲景“隨證用藥”的規(guī)律,揭示仲景方證藥證的具體內容,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體質辨證等新內容,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創(chuàng)新。先后著成《中醫(yī)十大類方》及《仲景50味藥證》等書。這些書展示了仲景常用方藥的運用指證,打開了經方神秘的鑰匙。為后學者學習運用經方開辟了坦途,誠可謂醫(yī)中亞圣。 聲明:以上內容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所有的觀點由網(wǎng)友個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場,感謝大家支持! 重慶YMU教育_執(zhí)業(yè)醫(yī)師護士藥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 YMU教育(www.kawsbarofficials.com),全國熱線電話:023-89119533;提供醫(yī)學繼續(xù)教育學分卡、中小學課后輔導服務、執(zhí)業(yè)醫(yī)師護士藥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等咨詢服務;
|
提交后請在“會員中心-我的表單”查詢反饋結果! 繼培網(wǎng):www.jipei.cc 統(tǒng)一客服:023-89119533 | |
* | |
* | |
* | |
* | |
* | |
提交
|